转让定价,指关联企业之间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等时制定的价格。从理论上说,转让定价是一个中性的词汇,只是因为在实践中,高税国企业往往向其低税国关联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和转让无形资产时制定低价,低税国企业向其高税国关联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和转让无形资产时制定高价。这样,利润就从高税国转移到低税国,从而使跨国公司税负最大限度地降低,转让定价也就因此在很多时候被人们当作避税的代名词。
目前,星巴克、谷歌、苹果等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成功避税,将转让定价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毕马威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全球转让定价主管合伙人池澄表示,在他刚入行的时候,的确想象不到转让定价这个专业领域的问题会成为当下全球领导人都探讨的热门话题。“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转让定价的税收筹划风险越来越大了。”池澄说。
不过,尽管转让定价的税收筹划越来越难做,风险越来越大,但是在利益的吸引下,一些跨国公司依旧对转让定价中的税收筹划乐此不疲,并逐步总结出了应对税务机关监管的措施——从细节入手,确保税收筹划的每个细节都无懈可击。
戴姆勒大中华区转让定价税务经理潘熠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每个转让定价的税收筹划都包括了解交易实质、做好文档支撑和预测执行风险三个步骤。在每个周期内,如果将每个步骤的重要细节都注意到,整个税收筹划方案失败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潘熠说,各国税务机关在开展反避税调查时,最重要的就是判定企业的交易实质,进而判定企业的交易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但是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往往是先围绕商业目的开展税收筹划,直到税收筹划完成了才意识到,自己连交易实质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甚至有很多企业直到被税务机关锁定为重点调查对象时才意识到,只顾着开展税收筹划,忽略了交易实质这个税务机关最看重的事项。
比如,一家跨国公司开展了一些新的业务,而且这些新的业务会不停地发生变化,有很多时候还需要与关联企业续签合同。这个时候,往往会因为一系列补充合同的签订而使企业税务人员自己都无法依据现有的资料判断清楚正在进行的交易实质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这类跨国公司一旦被税务机关展开反避税调查,往往百口莫辩。
有关专家表示,在准备支撑文档的过程中,除了要紧紧围绕既定的交易实质准备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将各个业务清晰地分开——至少让人一看这些资料就能很清晰地了解企业的业务开展情况。特别是涉及企业合规的部分,尤其需要准备具有极强说服力的支持文档,否则很容易引起税务机关的怀疑和反避税调查。
记者在当天的论坛上还了解到,有些税收筹划方案虽然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在实践中却很有可能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有关专家表示,在设计整个税收筹划方案的时候,需要企业的税务管理团队对税收筹划方案在执行中可能遇到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作出充分的估计,并做好争端解决预案。如果其中的风险大,一般的应对措施无法有效防范税务风险的话,就应该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或者考虑与税务机关签署预约定价安排协议,或者对交易事项在事前进行咨询和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