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准备报名考研的时候,很多财会类的大学生对此表示出了自己的疑虑——在这个行业,学历高真的有价值吗?三年时间,积累经验是不是比积累学历更有意义?
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过这样的财会故事——
甲本科学历,早早投入了工作,会计工作一做就是五六年,伴随企业从小小民企到融资大户,自己也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得到一次次的升职,成为了财务主管,管理着手下若干新鲜大学生,其中不乏名校海龟和硕士文凭……
乙硕士毕业,可是在进了某家中型企业财务部门之后,发现自己的操作技能,如制作表单、数据录入等,都比不上同期的本科生。领导也显然更加认可那位本科生的工作能力,处处给她比乙更多的机会……
这么看来,是不是学历在财会行业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但是如果再把故事发展下去,谁也不能保证不会有下一个转折——
甲成为了财务主管之后,并没有更多出彩的表现,始终是在“吃老本”,反而他手下那些年轻人们,读CPA、学ACCA,利用自己所学策划一系列更优质的融资项目,得到了大老板的赏识,没多久就被破格提升,和甲并驾齐驱,且负责的事情比之更核心、更关键。
乙虽然一开始不适应实操的工作,但是她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在一些预算、分析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团队解决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领导遂安排他更多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没多久她就得到了升迁,提早告别了琐碎繁杂的基础工作内容。
从这些转折中不难发现,学历背后所代表的价值又一次浮现出来,成了财会人职场发展的关键。
学历的存在,一方面是划一条基础的分界线,在这个水平之上的人,平均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能力是符合公司对财会人的期待的,也就是普遍意义上的敲门砖。
但是“平均”这个概念的存在,是一种笼统说来的概念,真正进入这个门槛之后,能修行到何种境界,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本事。所以大部分企业对于财会人的要求往往止步在某一等的学历,接下来的发展,会依照个人的能力、成长和贡献出的价值为考量,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估。
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而言,与其去看重学历本身的价值,倒不如看看学历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容。
学历背后,你是否有对等的学习能力?
一纸学历,代表的是过去的状态,而学习能力,代表的是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可能。
众人皆知,会计是一门上手很快的工作,如果你安于现状,对工资和岗位都没什么要求的话,在基础会计岗上贴贴凭证、录入些数据就是一辈子。但是如果你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借助自己学习的能力。
我认识的众多财会人大多都会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去学习,比如考个CPA,比如报名一个ACCA的培训面授课程……这些都是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表现,对他们来说,考出证书是终极目标,但是每一次的课程中都能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也是不容小觑的收获。甚至有好几位财会人在同事或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高顿的培训课程,为的不仅是考证和学习,还有与更多优秀财会人交流的机会,这种经验的分享、人脉的积累,何尝不是学习能力的一种呢?
学历之外,你的价值是否能高效体现?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同事中发展最好的那个人,未必是学校出身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快展现出自己价值的。
既然进了公司,和高高低低出身的年轻人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那么多做一些事、勤快些、让自己更早一步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那些你以为大材小用的事情,比如录入数据、贴凭证、去各个部门跑跑腿等,都会成为你体现价值的渠道。只有这些方面得到了认可之后,你才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业务、有更多体现专业的机会。
学历后续,你有一技之长吗?
如今财务部门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综合化,财会人的工作内容也更加多样化、侧重的方向也越来越多。这种趋势为财会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是再多的机遇,也要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能胜任,在这个行业中,一技之长不仅包括了本身的能力,还需要所能配备的证书资格。
比如不少外企和国企都中意的管理会计型的财会人,不仅需要成为财务部和其它部门、和领导之间沟通的桥梁,更需要具备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少财会人会通过考取CMA证书作为辅助。又或者是会计师事务所里,相应的升职会要求员工具备USCPA或者ACCA、CPA之类的证书资格,这也是对“一技之长”的一种证明。
总的来说,学历并不应该是财会人唯一追求的方向,但是学历背后所代表的那些内容,确实是你所需要用心并坚持追逐的。